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轉貼好文: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(自洪仲清心理師)

跟年輕朋友,談生老病死。

上課開始前,跟幾位年輕人道歉,請了假去馬來西亞演講。年輕朋友無厘頭一句:「還好老師沒坐馬航,要不然我們就少了一個好老師了!」

我讚賞年輕人不著痕跡的恭維,回問了一句:「不好意思,假如你的親人就在馬航上面,然後可能這輩子都沒辦法確認親人的狀態,你會有什麼心情?」

「那傷心就會一直在腦海裡面繞,沒辦法放下!」一位年輕人略經思索後,緩緩吐出這樣的話。

「放下,這兩個字用得很棒!」我說,「這種沒有完結的悲傷,特別沒有真實感…」

當經歷過重大事件,那種沒有真實感的感覺,有時候會困擾著我們,讓我們的心一直糾結著。沒有真實感,其實很容易體會到,像是我在馬來西亞四天三夜,回台灣之後,如果不是看著演講時拍的照片,我也會覺得,好像是夢一場,甚至會開始懷疑,我有沒有離開過台灣?

特別像是親人過世,沒多久前,好像他還對著我們說著話,我們也許還對他發了脾氣,這一會兒,已經天人永隔。到底發生過什麼?這一切是真的嗎?會不會一覺醒來親人就會出現…

這時候,喪禮或清明節所包含的種種儀式,就能產生心理撫慰的力量。

悲傷輔導不是我的強項,我也不是相關的禮俗專家。但我相信儀式的長久存在,有其心靈層面的實質價值。

我跟年輕人討論,當一群人共同沉浸在悲傷的氛圍裡面,不但少了獨自承受的寂寞,更能將情緒釋放得徹底。追思親人朋友的美好過去,讓我們各自肯定彼此存在的價值,更彰顯我們活著的意義。

往者已矣,但是被情緒卡著無法動彈,怎麼都掙脫不開。可以試著不論恩仇,盡皆放下,只停留在彼此曾有的美好時光。這不是為了別人,而是這一切都已經成為自己的記憶,都已經是自己的一部分了。跟自己和好,才能繼續前進。

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。我揣摩著古人的心思,確實呼應人心運行的理路。換現在的話來說,所謂慎終追遠,我的解讀,即為「感恩」。懂得感恩,那麼人活著便有前行的力量。

祝福各位朋友,因感恩而得幸福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跟自己和好:為情緒解套,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
讓孩子有好人緣,人際力養成法
http://ppt.cc/7HDI

商周:洪仲清臨床心理學研究室
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ESourceList.aspx?type=0001&id=0041

2014年2月26日「媒事來哈啦」訪問
http://www.fbwebshow.com/index.php?cat=c89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844706268879018&set=a.248192138530437.82593.220440724638912&type=1&theater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